施定男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反向金錢心裡學

我曾讀過一本書叫《金錢心理學》(天下文化出版),這本書主要談「我們為何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以及如何防範」,簡單講就是「我們為何亂花錢,以及如何改進」啦。書中提出一個觀點:你會亂花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現代商家太厲害,這些商家精通消費者心理,知道怎麼引誘潛在顧客掏出錢包,進而消費。 當時讀完覺得很受用,也在網站上寫了一篇閱讀筆記,筆記裡記錄了 7 種消費心理,提醒自己未來不要再瞎吃商家丟的餌、不再上鉤。但時過境遷、立場互換,現在我變成了創作者,也等於是個商家,開始要研究如何讓潛在顧客吃我的餌。 那麼,我為了要賺到錢,是不是可以把這本書的內容反過來用?書中是教「顧客防商家」,那反過來不就是「商家攻顧客」嘛?我覺得可行(反向金錢心裡學)。 以下是我當時記錄的 7 種消費心理,以及我思考後得到的反向心理。如果你是商家或創作者,接下來的內容應該很受用。 1. 相對性 想像你走進車行買車。當你花了一百萬買一台車時,車商建議你再選配一千元的 CD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有錢人訊號

在 FB 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投資網紅說自己股票今天有賺錢,所以午餐自助餐多夾一塊魚、小吃店多點一顆滷蛋,或是吃統一布丁不舔蓋。雖然這種 PO 文的玩笑成分居多,但它仍釋放出「有錢人訊號」,讓你覺得:哦哦~這個投資網紅好像挺有的。 有錢人訊號有分強弱,訊號愈強,就是真的愈有錢;訊號愈弱,則可能不是真的那麼有錢。剛提到的吃飯多點一顆滷蛋,則屬於訊號較弱的一種,我們沒辦法 100% 確定他是真正的有錢人,因為這樣的文章誰都能發,而且從股市中賺錢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今天行情向上即可。 那麼哪種有錢人訊號最強?我認為是「會付出代價」的訊號。舉最近的罷免投票作為例子,投票日將近,不少社群上的 KOL、素人都跳出來表態,表態自己是支持罷免或反對罷免,支持、反對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敢表態,而表態後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也就是業配減少、合作減少、收入減少。減少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表態者與業主的政治立場發生分歧,而業主因此選擇中斷合作。 敢表態的人,願意承擔收入減少的風險而釋放訊號,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閱讀方法

好多人在瘋狂尋找高效率的閱讀方法,這群人希望一年能夠讀破好幾百本書,把現有的知識統統裝進腦內。我覺得有這樣的想法很棒,代表這個人渴求知識、想持續向上,但讀破百本書的這個想法太不實際了,很難實現。再者,就算你讀破百本好了,最終也不會因此成為什麼偉人或成功者。 因為一般人在要求自己提升閱讀量、讀破百本書的同時,他們讀的主題都很散亂,例如今天讀商管,明天讀科普,後天讀行銷。這讓你腦中裝的不是「有用知識」,而是「無用大雜燴」。花這麼多時間讀那麼多書,結果沒什麼長進,不覺得很浪費時間嗎?如果你看到哪個讀書網紅大聲嚷嚷說,「今年讀破幾百本書,而你也該這麼做」時,給你個衷心建議,退追或封鎖他吧,這網紅沒料。 那麼,何謂「有用知識」?我認為是完整體系的知識,是由多本同主題的書的知識群堆砌而成的。要掌握完整體系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題閱讀,沒有之一。主題閱讀,就是讀大量同主題的書。假如你想獲得比特幣的完整體系知識,那麼你就讀 10 本與比特幣有關的書;假如你想獲得創業的完整體系知識,那麼你就讀 10 本與創業有關的書。 我曾經想尋找高效率的閱讀方法,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中心思想

如果一個人擁有中心思想,那麼他將能過上快樂且不內耗的日子。 中心思想,也就是你做決策的準則,而這套準則是由你從小到大的經驗編織出來的。例如某個人小時候被蛇咬過,那麼長大後他看到長條型類似物都會下意識地躲開,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長條型類似物=蛇,這就是他腦中的其中一個中心思想。 說說我的中心思想。在工作的挑選上,我偏好選擇具有高度持續性的工作,也就是可以做一輩子且做的很開心的那種工作,所以我選擇經營知識個人品牌,而不是跟著實驗室學長姐一起去台積電輪班救台灣。在投資上,我偏好穩定成長的標的,所以我選擇 0050,而不是買投資網紅報的明牌、飆股。在學習上,我偏好專精一個領域,所以我只購買與自身工作領域相關的課程,而不是跟著大眾買時下最熱門的課程。 我腦中還有更多中心思想,而這些思想都在幫助我快速做決策。每當我在生活上遇到一個問題(或靈魂拷問 XD),都能在短時間內解掉,所以我自認自己過的比同齡人還要快樂且不內耗。 能根據中心思想快速做出決策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決策後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你都會心服口服。例如我選擇經營知識個人品牌,而不是去台積電輪班,這讓我

By 施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