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試閱

《進化日報》的 15 則免費試閱內容

免費試閱

書評《小眾,其實不小》

老實說,《小眾,其實不小》這本書是寫給公司經營者、企業老闆看的,主要是勸他們盡快轉型,不要再為顧客提供大眾化、主流化的服務,而是要提供小眾化、非主流化的服務,如此才能持續獲利。雖然本書客群不是一般人和平民,但我也從中得到了啟發,可以套用到我們個人身上。 《小眾,其實不小》的作者是 James Harkin,他是英國牛津大學的社會學教授,主攻趨勢觀察和未來學。他早在 2000 年代初,甚至更早,就觀察到那些主攻大眾市場的公司未來會衰敗,而事實真是如此,例如好萊塢電影產業跌落神壇、HBO 電視台收視率下滑、普通咖啡店沒落等等。 Harkin 在書中用了大量真實故事來解釋大眾為何沒落,以及小眾為何崛起。整本書他不說太多道理,也沒有告訴你可以做什麼具體行動,書中就只有滿滿的真實故事,算是一本「寓意型」的商業書。總結來說,這本書很考驗讀者觸類旁通的能力,如果你不想花時間閱讀和思考這本書,那麼讀這一篇書評就夠了。 1. 大眾為何沒落?小眾為何崛起? 這兩個問題都出自於同個原因,網路普及。 在網路普及之前,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功能性牲畜

最近看了一則老外影片,影片在談「養羊除草」(targeted grazing)的產業正在崛起。 具體來說,是一位農場主成立了一個網站,這網站專門教那些有在養羊的人如何賺取額外收入,如何賺?就是把閒置羊隻帶到別人家的莊園庭院、景觀庭園,或政府的太陽能板陣列場裡吃雜草,把這些地區「吃」的更美觀,完事後收費。 你一定會想說:不是有除草機嗎?為什麼要用羊隻呢? 原因如下: * 除草機需要汽油或電力,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高;羊吃草完全不排放廢氣,反而會把草轉化為糞便,有助於土壤養分循環 * 有些雜草很難機械處理(例如斜坡、石縫),傳統上會用化學藥劑,但羊吃草可以取代除草劑,對環境和地下水更友善 * 如果要維護數百公頃的土地,機器需要人力、燃料和維護成本,而羊群自己就能「自動巡邏」吃草 * 某些地形(斜坡、樹叢、太陽能板下方)機器很難進入,但羊隻可以靈活活動,解決除草死角 這則老外影片還提到,招羊來除草的需求日益增加。以美國太陽能放牧協會的數據來看,羊隻需求從 2021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專家

在推廣閱讀和閱讀變現的路上,我總會跟大家說,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某領域的專家,而不是成為一天到晚只想著增粉的網紅。專家的腦袋裡擁有專業知識,可以為社會提供價值,有價;網紅腦袋裡只有如何勾引你的情緒,沒價也沒格調。 但「專家」兩字的具體意義究竟是什麼?人們普遍認為的專家,指的是那些有牌、有照的特定職業,例如醫生、律師、心理師、土木工程師和金融分析師等等。以這樣的標準來看,要成為專家好像很困難。 但現在已經是 2020 年代,世界早已變的相當多元,專家已不限於那些有牌有照的職業,就算你沒牌沒照,你也可以是某領域的專家。舉例,生產力專家、健身教練、虛擬貨幣專家、塔羅占卜師、SEO 顧問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現在打開社群搜尋,你一定能找到上述相對應的專家,沒有的話就送你《進化日報》一年訂閱。 就目前來看,我認為現在是個「拐點」,也就是某個趨勢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刻。具體來說,是沒牌沒照專家從以前的吃不開,到現在吃很開的時刻。現在正是成為沒牌沒照專家最佳時機!未來我不敢確定,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終成惡龍

「勇者鬥惡龍,勇者雖然戰勝了惡龍,但自己最後卻變成了另一隻惡龍,然後等待下一個勇者來討伐。」這段文字的寓意是什麼?一言以蔽之:我們終究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以上寓意是我從萬維鋼的《佛畏系統》一書中讀到的,我讀完非常有感且認同,我們真的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這是必然。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我曾經為了想要找出台灣的所有投稿平台,花非常多的時間在 Google 和 Search GPT 上搜尋,沒想到搜尋到的資訊都很破碎,不是資訊不齊,就是很過時。我當時非常不爽,沒想到都 2020 年代了,連查個投稿平台還這麼困難(勇者遇見惡龍)。 這讓我萌生了寫一篇「投稿平台大統整」文章的想法,而我還真的在 2024 年 11 月寫完並發表在自己的網站上,而且沒過多久就獲得了「投稿」關鍵字排行的第一名,這表示我那篇文章裡的資訊確實解決了讀者們的痛點(勇者鬥倒惡龍)。 到了現在,2025 年 8 月底,從寫完那篇文章到現在已過了 9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投稿

投稿,是經營個人品牌的其中一個環節,可以讓自己的名字在知名媒體平台(例如關鍵評論網、商周、天下換日線)上曝光,讓大家知道你的存在。我也曾在我的部落格文章和免費電子報內容分享過投稿的好處和如何投稿,自己在 2024-2025 這兩年間也投過不少平台。 但是,投稿的過程是辛苦的,辛苦點我認為有兩點: * 投稿也會失敗,並不是投了就一定中,所以需要頻繁寄信給不同平台,相當累人 * 投中也不一定有錢拿,大多平台覺得讓你得到曝光就很好了,還給什麼錢 以上兩點,會把有心投稿的人慢慢磨得無心,最後就不再投稿,因為太累、太麻煩了…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哈。 於是我回頭思考,思考我們經營個人品牌為的是什麼。除了為社會提供價值這答案之外,其他答案不外乎是「脫離體制」、「辭職創業」、「想全權掌控自己的人生」、「不需看人臉色」等等,這些都是很好且很實際的答案。 但最後我驚覺:投稿,不就是看平台臉色嗎? 原來到頭來,我們一直都活在體制的牢籠中,上班工作要看老闆臉色,下班寫文投稿要看平台臉色。我們下班經營的,還是個人品牌嗎?經營個人品牌不就是要脫離體制、全權掌控自己的人生嗎?阿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完美寫作

真正的完美是「不完美」,在這個 AI 時代更是如此。 如果你有滑短影片的習慣,你最近一定會看到一堆 AI 生成的影片,這些影片都有以下特色: * 機器人配音,咬字非常清楚且字正腔圓 * 人的皮膚過於細緻完美 就是因為太完美,我們下意識就知道這是 AI 生成的,然後立馬滑掉。除了影片之外,文章也是如此。一旦發現是 AI 寫的文章,我們會立馬覺得這篇沒什麼意思,覺得沒有繼續讀下去的必要。結論是,我們終究還是喜歡看真人產出來的作品,而這些作品的特色就是有瑕疵、不完美,但我們 100% 能接受。完美,就是不完美。 我最近在撰寫《進化日報》的試閱文章,一共 15 篇。我把這些文章一個個拿去餵 ChatGPT,然後問:「這是我寫的文章,你覺得寫的怎樣?」GPT 的回答清一色是先捧後踩,也就是先稱讚你這篇寫的不錯,然後再跟你說哪些部分可以改進。 那麼要改進什麼?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書評《從 0 到 1》

《從 0 到 1: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這本書的書名和副書名,甚至是原文書名,都非常隱晦,你無法在第一時間理解它主要談什麼。唯有翻開並閱讀它,你才會發現,啊,原來這本書主要在談「如何創業」。 作者 Peter Thiel,是一位美國科技創業家、思想家,在 1998 年創立了 PayPal,在 2003 年創辦 Palantir(專注在大數據分析和情報蒐集的公司,曾幫助過美國政府追蹤賓拉登和掃蕩兒童色情集團)。自 2014 年出版了《從 0 到 1》後,他就再也沒有出版過其他著作。 你肯定會懷疑,一本有十年歷史的書,書裡講的創業方法,在現代這個 AI 時代還能落地應用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它談的是「創業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創業的最基本、最基礎概念。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寫書評

書評怎麼寫? 我從 2022 年 9 月以來,每週至少寫一篇書評,至今已累積破百篇;也與各大出版社合作並寫了幾十篇推薦書評;我的書評也曾登上 Google 新聞和其他網路新聞平台。我應該很有資格談書評怎麼寫。 會想談這主題,是因為在社群上看到愈來愈多人分享自己寫的書評,我覺得這是很好的現象,能帶動台灣的閱讀風氣,提升國民素養。但這些書評分享者都沒辦法長久持續分享,常常分享個一兩篇人就不見了。主要原因不外乎是「麻煩」,書評要花時間寫、書也要花時間讀,整個阻力就相當大,最後當然就是放棄寫書評。 所以,這篇想談的其實是如何降低寫書評的阻力、如何以最簡單的方法來寫書評。 方法其實很簡單,人們都知道,但大家不敢做。這個方法,就是不看完整本書。只要你能從書中讀到 3 個重點,你就能把書闔上,然後寫兩千字的書評,前言 400 字、重點一 400 字、重點二 400 字、重點三 400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一份時間賣多份

我在〈職業分貴賤〉這篇文章裡提到,我認知中的高貴職業是「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的職業,也就是花固定的時間製作產品然後賣給多個人。再簡言之,就是一份時間賣多份。 哪些職業能一份時間賣多份? * 作家:花固定時間寫一本書,之後可以持續販售多年。 * 歌手 / 音樂家:花固定時間錄製一首歌,上架到串流平台,每次播放都有收益。 * YouTuber / Podcaster:花固定時間錄製影片或音頻,能長期帶來廣告收入。 * 線上課程講師:花固定時間錄好課程影片後,就能重複賣給不同學員。 族繁不及備載。 一份時間賣多份,打造時間資源槓桿,應該是很多人想達成的。所以這篇文章,我想來討論一般人該如何做到。這裡說的一般人,就是普通上班族,即用時間、勞力換取相對應薪資的那種。 我個人最推薦的方法,就是網路寫作。網路寫作,只需要你有網站、有思想、有觀點,就可以馬上啟動。在網站上寫文章給付費訂閱者閱讀,這不就是一份時間賣多份嘛?你看喔,你花一個下午打磨一篇文章,然後把文章上架給多名訂閱者閱讀,等於是把一個下午的寫作時間賣給多名訂閱者。我經營的《進化日報》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跑步習慣

Amazon 書籍暢銷總榜 TOP 1《超預期壽命》指出,規律地二區運動(Zone 2)和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讓你健康地活的更長久,而「跑步」可以同時做到這兩者,即慢跑和快跑。 跑步,不僅可以滿足超預期壽命的條件,而且還是最便宜、最簡單的一項運動,你只需要一雙跑步鞋和一座公共操場就能做到,而其他類型的運動可能還需要你花錢購買多種裝備或器材。 跑步很簡單,但養成跑步習慣卻很難,因為現代人都很忙碌,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可能就懶的跑了。所以這裡跟你分享我在 2024 年時如何養成跑步習慣,至今我還幾乎天天跑步呢。 我個人覺得,要養成跑步習慣的話,就得在清晨跑,也就是你剛起床沒多久後就跑。剛起床時,是你意志力最滿的時候,這時最適合拿來做困難、有阻力的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這段時間跑步。如果是訂在晚上下班回家後跑的話,你那時的意志力早已被工作消磨光了,應該完全不想跑,然後會找藉口逃避哈(我是過來人)。我自己是早上 4 點起床,然後盥洗、吃點東西、喝水、上廁所、工作,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職業分貴賤

小時候,老師和家長都告訴我們「職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但長大後我認為這概念過於理想。現實是,職業分貴賤。 不過,我所認知的「貴賤」與大眾理解的「貴賤」有很大的差異。怎樣才算是高貴的職業?大眾會說是高薪水、高社會地位,例如醫師、律師、工程師等聽起來有頭有臉的職業;而我會說,「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和「能感到快樂」的職業,才是高貴的職業。以下我仔細說明為什麼。 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什麼意思?具體來說,你花一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套軟體,開發完後,你就可以把這套軟體賣給有需求的大眾。所以,你等於用一個月的勞力去換取複數份收入。最知名的案例就是比爾蓋茲,他創辦微軟,開發了 Windows、Office 等軟體,然後賣給全世界的電腦使用者,等於是花一份時間賺取無限份收入,這就是為什麼他曾是世界首富。 案例當然不只有比爾蓋茲或軟體業,以下職業都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 * 作家:花固定時間寫一本書,之後可以持續販售多年。 * 歌手 / 音樂家:

By 施定男

免費試閱

反向金錢心裡學

我曾讀過一本書叫《金錢心理學》(天下文化出版),這本書主要談「我們為何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以及如何防範」,簡單講就是「我們為何亂花錢,以及如何改進」啦。書中提出一個觀點:你會亂花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現代商家太厲害,這些商家精通消費者心理,知道怎麼引誘潛在顧客掏出錢包,進而消費。 當時讀完覺得很受用,也在網站上寫了一篇閱讀筆記,筆記裡記錄了 7 種消費心理,提醒自己未來不要再瞎吃商家丟的餌、不再上鉤。但時過境遷、立場互換,現在我變成了創作者,也等於是個商家,開始要研究如何讓潛在顧客吃我的餌。 那麼,我為了要賺到錢,是不是可以把這本書的內容反過來用?書中是教「顧客防商家」,那反過來不就是「商家攻顧客」嘛?我覺得可行(反向金錢心裡學)。 以下是我當時記錄的 7 種消費心理,以及我思考後得到的反向心理。如果你是商家或創作者,接下來的內容應該很受用。 1. 相對性 想像你走進車行買車。當你花了一百萬買一台車時,車商建議你再選配一千元的 CD

By 施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