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牲畜

最近看了一則老外影片,影片在談「養羊除草」(targeted grazing)的產業正在崛起。

具體來說,是一位農場主成立了一個網站,這網站專門教那些有在養羊的人如何賺取額外收入,如何賺?就是把閒置羊隻帶到別人家的莊園庭院、景觀庭園,或政府的太陽能板陣列場裡吃雜草,把這些地區「吃」的更美觀,完事後收費。

你一定會想說:不是有除草機嗎?為什麼要用羊隻呢?

原因如下:

  • 除草機需要汽油或電力,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高;羊吃草完全不排放廢氣,反而會把草轉化為糞便,有助於土壤養分循環
  • 有些雜草很難機械處理(例如斜坡、石縫),傳統上會用化學藥劑,但羊吃草可以取代除草劑,對環境和地下水更友善
  • 如果要維護數百公頃的土地,機器需要人力、燃料和維護成本,而羊群自己就能「自動巡邏」吃草
  • 某些地形(斜坡、樹叢、太陽能板下方)機器很難進入,但羊隻可以靈活活動,解決除草死角

這則老外影片還提到,招羊來除草的需求日益增加。以美國太陽能放牧協會的數據來看,羊隻需求從 2021 年的 80,000 隻攀升到 2024 年的 113,000 多隻。所以這老外就說,現在正是養羊的最佳時機,若你有養羊,就能帶牠們去吃別人的草,然後賺錢。

「養羊除草」的商業模式,其實就跟 Airbnb、Uber 一樣,都是藉由撬動社會的閒置資源來賺錢。Airbnb 靠閒置客房賺錢、Uber 靠閒置車輛賺錢、「養羊除草」靠閒置羊隻賺錢。

不過羊比較特別,它是動物,是活體,沒辦法無限壓榨。但以另一方面來說,獲得一隻羊或一群羊的成本,肯定比客房和車輛低上許多。只要你是一位成年人,有正常工作,那就有能力獲得羊。

話說回來,這篇文章倒不是鼓勵你養羊,因為以上談的場景都是在美國。我們生活在台灣,台灣地小,可能沒有那麼大的「養羊除草」需求。但我們可以往下延伸思考,還有什麼樣的「功能性牲畜」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羊的功能是吃草除草,那麼台灣常見寵物(貓、狗、倉鼠等等)的功能可以是什麼?可以怎麼賺錢?

狗,也許可以做以下幾點:

  • 陪跑:把狗狗出租給需要運動動力的人,一起慢跑、快走。狗狗既是動力,也是陪練。
  • 社交:有些單身人士願意付費「租狗」散步,因為帶狗很容易搭訕或交友。
  • 巡邏:經過訓練的狗可以出租給農地或工廠,用來威嚇壞人靠近。

貓:

  • 陪伴:把貓出租給獨居者或長者,提供他們療癒時光
  • 咖啡廳:貓咪咖啡廳,台灣已有非常多案例(寵物瑜珈也是同樣性質)

倉鼠:

  • 展覽:倉鼠可以成為「展覽」的一部分,展覽也就是小型迷宮、微縮樂園,出租給活動公司做娛樂展出。

鸚鵡:

  • 表演:會說話的鸚鵡可以出租給活動公司,作為派對娛樂的一環。
  • 陪伴:鸚鵡能與人互動對話,出租給長者或孤獨族群,作為陪聊功能。

烏龜:

  • 長壽象徵:在一些婚禮、開幕活動,可以出租烏龜給金主當吉祥物。
  • 療癒:有些人可能只是想看烏龜慢慢爬,幫助靜心減壓。

台灣目前還沒看過以上類型的服務,而我覺得這些都挺有潛力的,也許是創業好點子。如果你現在就有養一隻的話,不妨在社群 PO 文試個水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