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分貴賤

小時候,老師和家長都告訴我們「職業不分貴賤」、「行行出狀元」,但長大後我認為這概念過於理想。現實是,職業分貴賤。

不過,我所認知的「貴賤」與大眾理解的「貴賤」有很大的差異。怎樣才算是高貴的職業?大眾會說是高薪水、高社會地位,例如醫師、律師、工程師等聽起來有頭有臉的職業;而我會說,「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和「能感到快樂」的職業,才是高貴的職業。以下我仔細說明為什麼。

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什麼意思?具體來說,你花一個月的時間開發了一套軟體,開發完後,你就可以把這套軟體賣給有需求的大眾。所以,你等於用一個月的勞力去換取複數份收入。最知名的案例就是比爾蓋茲,他創辦微軟,開發了 Windows、Office 等軟體,然後賣給全世界的電腦使用者,等於是花一份時間賺取無限份收入,這就是為什麼他曾是世界首富。

案例當然不只有比爾蓋茲或軟體業,以下職業都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

  • 作家:花固定時間寫一本書,之後可以持續販售多年。
  • 歌手 / 音樂家:花固定時間錄製一首歌,上架到串流平台,每次播放都有收益。
  • YouTuber / Podcaster:花固定時間錄製影片或音頻,能長期帶來廣告收入。
  • 線上課程講師:花固定時間錄好課程影片後,就能重複賣給不同學員。
  • 攝影師:花固定時間拍攝照片後,上傳到圖庫平台(如 Shutterstock),每次被下載都能收取費用。
  • 設計師:花固定時間設計字體、模板、插畫包,透過平台(如 Creative Market、Etsy)販售持續獲利。
  • SaaS 創業者:花固定時間架設雲端服務(例如 Notion、Canva),用戶訂閱後持續帶來收益。
  • App 開發者:花固定時間開發 App,上架 App Store/Google Play,靠下載量或內購持續賺錢。

對比於以上職業,普通職業就是「花一份時間賺取單份收入」。舉例,服務生花一個月的時間領到一個月的薪水、台積電工程師花一個月的時間領到一個月的薪水(分紅也一樣,要花時間才能拿到)、醫師花一個月的時間領到一個月的薪水。以上案例中的職業有幾個是大眾所認知的「高貴職業」,但在我眼裡它就是普通,因為它花一份時間只能賺取單份收入。

我們可以進一步用數學來分析「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和「花一份時間賺取單份收入」。很簡單,除法就能分析,數學式是:收入/花費時間。這項數學式的意義是,單位時間內何者賺更多。

各個職業都以一個月的收入來計算的話,數學式中的分母「花費時間」都是一個月,所以只要比較分子「收入」即可。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的職業,收入可以是無限,因為你能賣給很多人;但花一份時間賺取單數份收入的職業,收入只能是定值,沒辦法向上浮動,就算很高薪,它還是定值。透過數學計算,我們可以發現,單位時間內賺較多的職業其實是「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的職業,正是我眼中的高貴職業。

你說,台積電工程師賺很多錢啊,年薪屌打 99% 的人。但你要知道,他們是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在肝工作,等於是用時間換固定的錢,只是錢比較多而已。在我眼裡,工程師就是比較高級的社畜打工仔,本質上終究是社畜、給人打工的。

你接著又說,胡說!工程師就算很肝,也能在前期就把錢肝好肝滿,然後把這些錢拿去買股票、生息,後期就能爽領被動收入。這時就得來說說我眼中高貴職業的第二個元素「能感到快樂」。

我認為,花一份時間賺取單份「高」收入的職業,過的並不是很快樂,因為他們把人生大部分的時間拿來肝工作。他們雖然領高薪,但也高工時。工程師花 12 小時顧機台,醫師甚至直接住在醫院裡。重點是,快樂很重要,而且必須要是常感快樂,也就是當下快樂、之後也要快樂,而不是剛說的前期苦、後期快樂。

我常說,今天的快樂最有價值,意思是如果今天有一件事你做了會感到快樂,那就一定要今天做,今天做了才會感到最快樂;如果這件事放到隔天、後天,甚至是明年才做的話,那麼快樂的程度就會下降,因為那份感覺已經走味了。對,快樂也會隨著時間通膨。所以,工作結束之餘,你也要有時間做些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但對於那些高薪高工時的人來說,他們的工作結束之餘,就只能是上床睡覺,然後不斷地延遲享樂,延遲到快樂感完全走味。

所以,在我的認知中,職業確實分貴賤,而高貴的職業是「能花一份時間賺取複數份收入」和「能感到快樂」的職業。這是我和普羅大眾相左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