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在推廣閱讀和閱讀變現的路上,我總會跟大家說,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成為某領域的專家,而不是成為一天到晚只想著增粉的網紅。專家的腦袋裡擁有專業知識,可以為社會提供價值,有價;網紅腦袋裡只有如何勾引你的情緒,沒價也沒格調。
但「專家」兩字的具體意義究竟是什麼?人們普遍認為的專家,指的是那些有牌、有照的特定職業,例如醫生、律師、心理師、土木工程師和金融分析師等等。以這樣的標準來看,要成為專家好像很困難。
但現在已經是 2020 年代,世界早已變的相當多元,專家已不限於那些有牌有照的職業,就算你沒牌沒照,你也可以是某領域的專家。舉例,生產力專家、健身教練、虛擬貨幣專家、塔羅占卜師、SEO 顧問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現在打開社群搜尋,你一定能找到上述相對應的專家,沒有的話就送你《進化日報》一年訂閱。
就目前來看,我認為現在是個「拐點」,也就是某個趨勢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刻。具體來說,是沒牌沒照專家從以前的吃不開,到現在吃很開的時刻。現在正是成為沒牌沒照專家最佳時機!未來我不敢確定,因為未來政府可能會為此設下規範,規範各領域沒牌沒照專家都要通過某項考試之類的才能賺錢。
依據上述邏輯,我就直白地說了,沒牌沒照專家能在現今社會過的滋潤,可以說是社會漏洞。然而,為了得到這份滋潤,你必須鑽這個漏洞,狠狠地鑽,狂鑽猛鑽,不留餘力地鑽。我現在就正在鑽,正把自己鑽成「閱讀變現」領域的超級專家。
那麼具體要如何鑽?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 Facebook 社群。內容行銷大師 Joe Pulizzi 說過,「Play Facebook like no tomorrow.」(要像沒有明天似地狂玩 FB),意思是你要濫用 FB,瘋狂在上面發文。例如我想成為閱讀變現專家,那麼我就要每天在 FB 上發與閱讀變現有關的教學文,發愈多則愈好,但必須每天發至少一篇。
瘋狂在 FB 上發文,久而久之,大眾就會知道我是誰、知道想要學習閱讀變現可以找誰、知道誰是閱讀變現領域的大師。說白了,狂玩 FB 的目的,就是攻佔大眾的心智,把自己的思想和專業狠狠植入大眾腦袋中,讓他們無法忘記,揮之不去。
持續深挖,具體要如何在 FB 上瘋狂發文?我認為可以從簡單開始做起,你可以先準備一個月份的日更短文,30 篇,每篇 300 字左右,準備好之後就每天發一篇。來到第二個月,我們再準備這個月份的日更短文,一樣 30 篇,每篇 300 字左右,然後這次要每天發兩篇,一天發「上個月的一篇」和「這個月的一篇」。當你來到第三個月,那就是一天發三篇。以下列點表示。
- 第一個月,準備 30 篇,一天發一篇
- 第二個月,準備 30 篇,然後把上個月的 30 篇再拿來重複發,一天發兩篇
- 第三個月,準備 30 篇,然後把上兩個月的 60 篇再拿來重複發,一天發三篇
就這樣重複洗文章,重複發文章,大家就會知道你是誰,知名度逐漸打開,最後成為沒牌沒照專家!
也許有人會問,重複發文不會擾民嗎?我跟你說,完全不會,因為大眾是健忘的,看過即忘,所以你的文章瘋狂出現在他們的螢幕裡是完全沒問題的。再者,如果有人因此感到困擾的話,那這種人就不會是你的客群,不用特別去顧慮他們的感受。我們只要顧好喜歡我們的即可。
成為專家有方,就是先找出哪些是沒牌沒照也能當的,接著選一個你想做的,然後瘋狂在 FB 上發文。
當然,專家也一定要打造自己的付費產品,這樣才會讓別人覺得你有價,這改天再談。